供应链金融发展多年,却一直不温不火。
这其中有太多的痛点和难点,让行业难以渗透。
而整个供应链金融市场,就如是核心企业的独角戏,小玩家只能是被左右的命运。
人们开始寄希望于区块链,并认为供应链金融,是区块链落地金融的最佳场景。
技术渗透后的供应链金融,会焕然一新吗?
01 供应链的红海与蓝海
供应链金融,市场巨大到难以想象。
据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,到2020年,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可达15万亿元左右。
实际上,供应链金融并不是新模式,这个领域,玩家众多。
银行、保理等传统金融机构就一直在做;
BATJ等互联网巨头,也在紧锣密鼓布局;
更多的新金融创业公司、p2p平台等,也在从票据、汽车、电商、农业等相对细分的领域切入。
同时,政府更是为供应链金融摇旗呐喊,试图去解决“中小企业融资难”的顽疾。
去年10月,国务院84号文件指出,到2020年,要“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应链领先企业”。
而且在政策上,还给予了诸多优惠,并大力呼唤,“银行也要积极参与”。
可惜,我们并没有看到供应链金融的爆发。
一方面2B的供应链金融,实在是太慢了。
“我们曾经看过头部一家供应链金融的业务线,完全是阶梯状的。”一位投资人称,这个阶梯,就是搞定一家核心企业,公司业务就“嗖”地上一个台阶,然后,又陷入漫长的持平状态。
这个慢的速度,已让投资人都觉得,“没有了投资的价值”。
另一方面,供应链金融市场巨大,但可服务的对象,却并不多。
目前所有的供应链金融,大都是围绕核心企业进行的。
大伙儿都去抢核心企业的一级供应商,而产业链延伸的其他成千上万小供应商,却无人问津。
比如,某汽车制造商有十几万家供应商,但一级供应商,只有100家。这100家,能与汽车制造商直接结算。
但下游层层划分的十几万家供应商,却很难享受到供应链金融的服务。
因为他们离核心企业太远,没法做风控。
“结果是,针对一级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,抢成了一片红海,最后就只能拼利率,拼存款。”布比区块链CTO王璟对一本区块链表示。
而另一边,供应链金融玩家之间,都被一道道围墙隔离。
“供应链金融发展到现在,已经形成一个个圈子。”王璟解释,保理公司一个圈子,银行一个圈子,小贷公司一个圈子,核心企业一个圈子。
大家相互隔离,不相往来,同时,资金和服务,都打不通。
他们之间,缺乏“信任”。
“整个行业,现在是平静而无波澜的死水,投资机构对此信心也不足。”上述投资人称。
困难重重的供应链金融,难道真的突破无门了么?
02 证明“有钱人”和你的关系
其实,小的供应商最大的难点,就是证明,自己和核心企业是“有关系的”。
虽然中间可能隔了几层供应商,但实际上,也是“核心企业”欠自己钱。
但这种债务关系,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中,根本无法证明。
区块链技术来了。
“区块链能把核心企业的信用逐级传递下去。”王璟解释,比如,核心企业1000万应付账款,可以穿透整个链条,看到一层层的供应商。
举个例子:一家汽车制造商,向A企业订一批车门,但A企业不能完全自己生产,他会再去找其他供应商,定配件。
但是,在供应链金融领域,只认A,而A的供应商们,却无法获得供应链金融服务——因为他们离核心企业,有点远。
但如果,汽车制造商发了1000万个信用token,又会怎样?
只要下游的供应商,能够拿到token,就等于证明与核心企业有合作。
这就变相做到了“资产穿透”。
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中,核心企业权利太大,因为所有的交易,最终都需要核心企业的“确权”。
意思是,只有核心企业认这笔钱,交易才能作数。
而区块链介入后,叠加了“智能合约”,所有的交易达到条件后,自动执行。
但是,隔行如隔山,如何保证智能合约可以通用?
王璟称,他们在智能合约中,将债权抽象出4个要素:收款方、付款方、付款日期和金额。
只要提前约定好这4个要素,就可以自动执行。
如果区块链做到了资产穿透和确权,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,会得到一定改善。
而这个区块链系统的魅力,恐怕远不止于此。
对于核心企业而言,供应商的资金问题解决了,会降低一部分采购成本,或减少“以次充好”的供货;
更深一层,甚至可以适当的延长“帐期”,让公司账面更好看。
对于资金方而言,为多级供应商提供融资,开拓了新的资产;
尤其是对于砍掉了部分“通道业务”的银行而言,有了新的领域。
甚至监管机构,也更喜欢区块链的“溯源”作用,便于他们监控和追责。
03 机遇
但这个区块链生态的建立,也会遇到困难。
王璟认为,最大的挑战就是“思维模式的转变”。
对于区块链技术,行业内有两种解读。
一种,认为区块链能解决一切。
“其实不能,区块链能保证上链数据的真实性,但不能保证输入数据的真假。”王璟表示。
并且,区块链本质是“记账”。
这并不意味着,有了区块链,就不再需要风控了。
“真实的数据拿到后,怎么设定风控策略,定价,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操作。”王璟称。
一种,认为区块链就是“数据共享”,关键数据会被其他企业拿到。
王璟回忆,他们去和企业谈合作,对方的第一反应,大多都很开心:“我是不是能看到别人的数据?”
接着,又马上开始担心:“那我的数据,岂不是也要被别人看到。”
最终,很多合作都无法达成。
行业从业者都意识到了这一点,主动的数据共享,成为区块链落地的最大“难点”。
王璟称,他们正在寻找办法,在保护企业的数据隐私的同时,又试图寻找,企业们可以数据公开的“底线”。
比如,核心企业单笔应收应付数据可以共享,但不能共享所有的采购数据;银行的敏感数据是授信和利率,但具体借给企业多少钱,都是公开的。
“但是,大家需要明白,真要达到区块链的点对点信任,首先,就要有一定的让步。”王璟称。
因此,数据隐私保护也是区块链生态建设的重点。
或许等到大家发现,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并不是“零和博弈”,你共享5%数据,能获得其他95%数据,通过共享能做大整个生态、获取更大收益的时候,各个节点才能改变“防备”的心态。
从另一个角度理解,区块链要做的是“共同成长”,而不是一家独大。
除了思维模式的挑战,区块链+供应链金融还面临技术挑战。
虽然与2C的模式项目相比,2B的供应链金融对TPS(每秒事务处理量)要求不算高,每天可能就几十笔交易往来。
但它的难度在于,要对接一堆体外系统。
金融是一个复杂的体系,“还要把合规合法和支付清算全做完。”王璟解释道。
并且,2B的企业,需求不同,产品技术,都需要定制化,并不像2C,能迅速做到标准化。
因此,技术在落地的时候,总需要做一些改变与妥协。
供应链金融,确实是一个适合区块链技术落地的场景。
“但区块链技术,不是去解决所有问题的,而是一点点渗透。”大多行业从业者都如此认为。
把一个个小小孤岛连成一片,再慢慢变成一个网,一个共赢的生态。
做到“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”,真正带来盈利,区块链技术的价值,正在于此。